成都工業氣體廠家帶大家回顧今年國內空分設備、大宗工業氣體、稀有氣體市場的基本面。
● 今年的工業氣體市場維持良好的運行狀態。特別是上半年,由于鋼鐵等行業帶動,不管是氣體價格還是空分都比較好,下半年由于限電等因素的影響,有些產品價格是有下降的。
市場供應情況
● 2021年,中國空分裝置產能維持比較大的增長,到2021年底預計達到3312.55萬標準立方米/小時,同比增加百分之七,2020年增幅百分之6.6,比去年略有小幅增長。
● 空分裝置開工率,1~10月的數據要好于去年,1~10月份的空分裝置的開工率是在百分之71.63,比去年是增加了4.08個百分點。去年上半年由于疫情,空分裝置的負荷較低,2021年上半年開工率災悲憤中75高點。下半年限電因素影響,空分裝置開工率有所下降。經營模式:專業外包率比去年有小幅增長,國內專業氣體公司占比百分之23,國企公司百分之20,百分之57是屬于鋼鐵化工企業自營為主。今年外包率增長的原因是我們把寶武作為專業氣體公司來做考量,這兩年他們把寶武旗下的氣體公司都轉為專業公司運作模式,也會對外承接一些外包項目。杭氧等項目陸續投產,所以外包率比去年有2ppt增長。
稀有氣體市場
● 氦氣主要是純進口,國產以氙氣和氪氣。這兩年氙氣氪氣價格炒作的比較厲害,價格處于高位。1~10月份氙氣價格是12.13萬元/立方米,同期增長百分之49.75。許多區域的價格前期達到20萬以上的高價,遠遠高于前幾年,由于供應量減少,出口方面因素導致。氪氣1~10月份均價12萬元/立方米,同比上漲180百分之。
未來市場展望
● 這兩年公司現場制氣訂單比較多,自有的產能置換,化工行業一些項目陸續投產,預計中國空分產能會持續上漲,預計到2026年中國空分規模將達到4220萬標方/小時,增速百分之5。● 價格,雙碳背景下預計未來空分裝置的開工規模不會太多,液氬的供應量會收緊,會對液氬的價格起支撐。明年液氬價格還是維持比較高的位置。液氧液氮,明年如果國家對于粗鋼產量等方面政策比較強硬,價格會受到影響,整體均價會小幅低于今年。稀有氣體,新項目在投產,供應量有所增長,電子等行業的需求比較旺盛,明年市場會良好的表現,但遠期來講,現在好多套項目紛紛上榜,供應量在未來幾年會有大幅的增長,對長期的市場進行打壓,遠期價格肯定有回調的空間。
空分設備耗電量比較大,現在限電背景下,像鋼鐵、石化、冶金這些客戶,他們對未來設備的需求會不會下降?多套小空分和同等級的單套大空分相比能耗是怎么樣的?
這兩年簽的項目比較多,陸續在未來兩三年投產,空分裝置未來這兩年還是會維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。但是今年下半年已經看到了,現在低能耗的雙碳政策對鋼鐵煤化工等行業帶來了影響,肯定會間接導致現有空分裝置的生產負荷,另外未來新型的項目肯定會受到影響,國家現在對于煤炭項目的審批,煤化工行業審批是越來越嚴格,今年的一些審批中的項目也有被叫停。從鋼鐵產能置換來說,目前主要在審批中的也是一段流程為主,而不是長流程,這樣對氣體的需求都會有一些影響。
● 從能耗來說,幾套小空分不如一套大的節能。通過產能置換,有一些鋼鐵企業會把原來多套的裝置換成一套或者兩套大型裝置,從能耗角度是更為合適的。特別是原來老的設備,環保節能方面是要差一些的。
大等級空分國內的制造商主要有哪些?
● 國內6萬和8萬以上大型空分,生產企業以杭氧為主。川空有具備大型空分的制造能力,目前還是以5萬以下的空分為主,還有河南空分企業,迪爾、開元,主要以2-3萬的空分或者更小規模的為主。盈德在今年開始對外承接空分項目,有兩三個空分。國際公司以液空和林德為主。
法液空和林德的設備是自制的嗎?還是從外面采購的?
● 是自制的,在中國都有制造工廠,也是在杭州。液前幾年在煤化工方面的大型空分還是有優勢的。這兩年隨著杭氧的跟進,外資的設備造價是要遠遠高于國內的,這方面受到一些影響。
外資在國內投資氣體項目的時候,他們主要資金來源是什么?
● 外資是用自有資金。比如空氣化工這家公司,他們資金是比較充裕的,對項目要求比較嚴格,所以不在錢的問題。空氣化工資金是比較充裕的,都是自有資金,只是缺少一些項目。
電費上漲是否會影響后面長協項目的利潤率,能完全通過合同轉嫁給客戶嗎?
● 這個基本影響不到他們的管道氣的利潤。近期跟幾大企業都有了解,定價公式中首先會把電費考慮在內,只要電價調整相應的氣價也會跟著調整,基本上是同步的,所以不會對他們的利潤帶來影響。
國內氣體外包占比和歐美地區相比不是很高,未來氣體外包業務空間還有多大?
● 近幾年基本上外包和自營是處于同步增長的狀態。未來中國市場不會像歐美這樣外包有大幅的提升,很難像歐美那樣達到80百分之以上的份額。中國的實際情況,像煤化工企業、大煉化等等,多數都是選擇了自營,他們希望自己任何的水電氣等等都是我自己在做,會有這樣的思想存在。但是可以看到外包市場也是有機會,現在一些鋼鐵產能置換項目、煤化工項目選擇了外包,比如杭氧剛簽的玉龍石化,都是選擇了外包。
現在空分的主流技術是低溫分離法,現在有沒有一些新的技術的出現,會不會被變壓吸附技術所替代?
● 不會的,低溫分離技術已經特別成熟了,工業氣體已經有百年歷史了。特別是液氧和液氮都需要須要空分的。變壓吸附都是相對比較小型制氧的。有些企業會將吸附技術作為補充,比如南京鋼鐵、方大特鋼,會上變壓吸附的出氧裝置,主要是對氧氣管道氣作為補充,相對來說成本方面要低一些。另外國家對于危化品方面的限制,有一些可能會上小型制氧機,但低溫分離是不可替代的。新的技術會把能耗逐漸降低,純度各品質也會有所提升,但是技術不會有大變化。
零售氣市場國內的規模大概是多少?全國有多少家氣體經銷商?
● 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是1520億元,零售氣占比百分之30,以管道氣為主,零售氣相對要小一些。經銷商目前很難去做統計,每個區縣都會有好幾家甚至幾十家的經銷,中國市場體集中在一些中小型的零售商。
● 自營生產企業,比如鋼鐵石化企業,他們一般沒有配送的車輛,都會把液體賣給中小型零售商,他們在賣給終端用戶。外企包括盈得,主要以自己終端為主,都有比較成熟的銷售網絡,供應體系較規范,整個物流做的比較好。他們很少有分銷液體,主要直接送給終端。杭氧起初也是自提,這兩年改變了銷售模式,另外他們供應鏈有所調整,劃分了銷售區域去建立銷售網絡,開始直接給經銷商開發終端用戶。
零售市場外資占比高,主要的幾家氣體廠家渠道能力比較?
● 外資在一些區域是比較有優勢的,比如在華東區域,外資和盈德他們的優勢比較明顯一些,供應比較穩定,產品線比較完善,也有配送車,有大型的儲罐的,包括氫氣都有。空氣化工有快易冷這樣的小型項目做的完善一些,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。他們在行業的占比是比較大的,但是好多中小型零售商占比在客戶端要大于外企。各大區域都有一些大型的供應商,比如在蘇州的金宏氣體,他們在江蘇做瓶裝氣包括電子方面的大用戶,比如東北黎明氣體,華中河源氣體等,在各個區域也都會有比較大型的供應商,他們可能都需要采購液體再銷售。
在零售市場上比較,氣體廠家和經銷商誰的說話語權比較大?
● 現在是生產企業話語權更大一些。生產企業本身的液體供應能力比較強,他們的資源好一些,特別是這幾年,氣體價格變化大,在采購中經銷商成本大、資源不可控,可能很難保證供應。但是對生產企業來說,如果物流充分,有生產資源,直接對接客戶這方面肯定會比較有優勢。這兩年由于氣體價格波動很大,氣體生產企業更容易獲得一些客戶,在終端用戶中的占比也是逐年增加的。
渠道方面有出現整合的情況嗎?
● 廠家收購的不多。液空在這幾年一直在收購一些充裝站,是屬于低等級的經銷商,在山東天津都收購了重裝站,面對更小型的一些終端用戶。雖然液空新建項目不多,但是從氣體產業鏈來講,他們還是做的比較完善。
國內工業氣體行業新進入者多嗎?
● 會有一些的。寶武清能一上來馬上會對市場帶來一些影響,他們本身有寶武集團為背景,隨著寶武擴張,未來肯定也會擴張,配套的鋼鐵企業的空分都會被他們逐漸收入當中,另外他們也跟其他鋼鐵企業合作,未來他們在鋼鐵項目上也會比較有優勢。中小型的,由于氣體價格比較好,中小型生產企業也在進入到這個行業來。正帆科技,中泰做設備的,這兩年接了一兩個項目。盈德被泰盟收購之前,他們有一些領導離職,現在在這些公司。還有做的比較小的,河源氣體、橋源氣體,雖然項目不太多,但是手中有兩三個的現場制氣項目,福建的福建空分,只是在某區域有一兩個項目,對氣體行業格局不會帶來變化。但是在某個區域之中,他們有些也會比較有競爭優勢,小型的主要是空分比較小,一般都是3萬以下的小型空分,他們受資金、管理方面影響,很少能接大型項目。
在雙控政策提出之后,一些煉化企業的新增產能、新規劃產能建設是比較困難,想問一下現在從工業氣體這一端有沒有看到一些終端客戶,他們其實新增產能規劃也是比較困難,然后反映到可能未來3~5年的訂單上也會有一定的影響的?
● 空分項目基本上是在兩年左右,配套一些大型石化,這兩年他們的項目還可以。從未來來看,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,因為國家目前這個狀態政策看就是是會比較嚴格的。對于零售氣,有一些好的,比如鋰電、新能源、氫氣、光伏、電子特氣會維持比較好的增長。
以上就是成都工業氣體廠家帶大家回顧的有關于今年國內空分設備、大宗工業氣體、稀有氣體市場的基本面部分相關內容,歡迎有興趣的伙伴來參與討論。